移至主內容
首頁
SLAT Blogs

主導覽

  • 首頁
使用者帳號選單
  • 登入

導航連結

  1. 首頁
  2. 部落格
  3. LibreOffice 正體中文文件

專訪 Italo Vignoli:行銷 LibreOffice,和面臨的挑戰

By LibreOffice 正體中文社群, 24 三月, 2018

自由及開源軟體的世界,向來以包容和開放為人所知:無論年齡、出身地、背景等,任何人皆可參與。在 LibreOffice 社群裡,我們向來對於貢獻自己寶貴知識及想法的資深成員非常重視。

今天我們與談的對象是 Italo Vignoli,他從 LibreOffice 成立的第一天就開始參與,主要負責行銷與社群的公共關係。他將談談當初帶領他走入開源世界的契機,以及行銷 LibreOffice 時所遇到的種種挑戰和可行的機會。

1. 你的背景在自由軟體界中似乎有點特別。你為什麼會在 50 歲的時候,毅然決定開始提倡自由軟體和 OpenOffice.org(LibreOffice 的前身)?

大概在 90 年代後期,我開始在找 Microsoft Office 的異質方案,可是我不太喜歡那些明顯沒有願景的「山寨版」。到了2002年的時候,我偶然發現了 OpenOffice.org,然後為它的潛力深深著迷(雖然當時的 1.0 版還算很「年輕」)。

在那之前,我從沒接觸過開源軟體,但我下定決心要學。從2003年起,我試著開始了解社群,並在2004年初寫了個訊息給義大利語的 NLP(即母語專案,Native Language Project),還有行銷專案的領導者,想說我可以協助提升 OpenOffice.org 在媒體界的知名度。在2004年9月一場在柏林召開的研討會上,我遇見了 OpenOffice.org 社群,深深被這群人的價值理念和對創新的熱情感動,所以我決定要成為社群的一份子。

從那天起,到現在已經超過 13 個年頭,我依然保有同樣的熱忱和動力,投身在這個改變軟體世界的社群中。

2. 你原本是什麼背景?後來又是什麼原因讓你投入開源世界的?

我1954年出生,所以今年是 63 歲。我的好奇心一直很強,這讓我走出了人文領域的背景。

事實上,從我在人文地理學系(human geography)畢業之後,就開始在義大利旅遊俱樂部(Italian Touring Club)擔任製圖部門的主編。同時我也義務擔任米蘭大學(Milan State University)的地理學助理教授,以及在報導歐洲都會地區發展的記者。

在1981年末的時候,我轉任漢威公司(Honeywell),它當時是一間很大的電腦公司,我負責提升大眾對個人電腦印表機的認知(IBM PC 在那一年剛推出)。我很快發現,我對資訊科技有一股熱情,以我的出身背景和不怎麼好的數學能力來說,這實在是始料未及。

在擔任過電腦周邊設備以及 UNIX 電腦的全球行銷總監之後,我了解到,在高科技業界從事溝通工作是我夢寐以求的職務。所以我在1987年離職,投入一家義大利的大型公關公司,在職涯中也和許多不同家的公關公司合作過。在創辦自己的兩間公關公司之前,有段時間我像個自由工作者一樣,幫助過幾間跨國公司在義大利成立或發展他們的業務。

到了2004年,我開始在 OpenOffice.org 擔任志工,提升義大利媒體圈對自由辦公軟體的認識。2010年時,我有幸成為促成文件基金會(TDF)及 LibreOffice 誕生與發展的人員之一,並且擔任執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的委員,後來也是文件基金會第一屆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的成員。

從2013年底開始,我是 TDF 的僱用團隊(paid team)員工之一。我先是協助規劃認證制度的雛形;在2014年底之後,轉為專注在行銷及公關領域上。

4. 你閑暇時間會做些什麼?

我喜歡和我太太一起旅行,走訪那些從沒見過的風土民情;但因為我很愛自由和開源軟體,所以花了很多閑暇時間去參加研討會或地方社群聚會,聊聊開源軟體、開放標準——當然還有 LibreOffice。

5. 你個人怎麼看待 LibreOffice 專案?

LibreOffice 可以說是讓社群的夢想成真:有一個獨立、自給自足的基金會,還能夠推動自由的辦公軟體概念,並且教育使用者開源軟體和開放文件格式的優點。

過去的歷史強迫社群重新思考局勢,後來也證明了這是典範轉移的適當時機:待在保護傘下十年之後,我們把傘顛倒過來,變成了一個大碗,而每位志願者的貢獻都是關鍵食材,共同烹煮出碗中這道佳肴。

2010年9月那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在寫下開源歷史的新章。時至今日,我們清楚意識到:文件基金會和 LibreOffice 已是開源生態系的關鍵資產,因此承擔著重責大任。
LibreOffice 是開源世界的一艘「破冰船」,它和瀏覽器以及郵件軟體一同,是會最先被安裝到 Windows 和 macOS 個人桌面上的開源軟體。它也是最早被企業和公家機關採納,用來取代特定專有軟體的開源應用。

6. 就你看來,TDF 在2018年及未來將面臨的重大挑戰會是什麼?

隨著2017年初媒體界發表了首篇「LibreOffice 的異質方案」文章,這代表我們已經在自由辦公軟體領域中獲得公認的領導地位。

所以,第一個挑戰就是要跟上利害相關人的期望:記者,他們默默選擇了 LibreOffice 作為市場領導者最主要的異質方案;決策者,他們在決定取代專有辦公軟體時,下注在 LibreOffice 身上;以及我們的數百萬名用戶,他們仰賴 LibreOffice 履行日常職務所需。

第二個挑戰,是要讓氣勢如環無端永續不衰,也就是讓主要的發行版一個接一個推出。LibreOffice 不斷在改進,包括增添新功能、改善現有功能,並清理一些從 OpenOffice.org 延續而來的缺點等等。

最後一點是,我們有責任教育公家機關、企業,甚至個人使用者,關於開放文件格式的互通性優勢。但不幸的是,這並不容易,因為大多數人低估了這個課題的重要性(而且從未接受過互通性相關的教育)。

7. 你估計文件基金會和 LibreOffice 到了2020年會是什麼樣子?甚至說2025年呢?

我們在2010年9月底啟動這個專案時,我們告訴媒體說,我們的夢想,是在2020年達到使用者 2 億的目標。大約在七年之後,我們逐漸上了軌道。 因此,我想不必有太多的臆測,就專心做好日常工作,然後繼續改善軟體和發展社群吧。


8. 你對 TDF 的成果有何看法? 是否有什麼事情是原本可以實現但後來沒有達成的嗎?

當然,打從第一天開始,我們就可以做更多事情來讓社群茁壯。可是,我們的資源有限,尤其是在社群剛起步的那個階段,我們必須在創立基金會、改善產品、對外溝通提高知名度等三者之間取得平衡。

根據我們在過去幾年在社群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來看,我認為當時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我們設法打造品牌知名度,藉此維持下載量及持續捐款(到目前為止,這是支持社群發展等各種活動的關鍵因素)。

9. 你有貢獻過其他的開源專案嗎?如果有的話,你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又有什麼樣的期待?

我目前也是開源協會(OSI, Open Source Initiative)董事會的成員,我試著將自身的行銷經驗及溝通經驗帶到那裡,提升大家的關注。

10. 最後壓軸問題,你都用什麼硬體,或怎樣的個人軟體配置?你有任何偏好的工具嗎?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個 Mac 用戶,因為蘋果電腦是絕大多數公關公司的首選系統。我依舊還留有幾臺 Mac,但我現在是快樂的 GNU/Linux 使用者。我使用的是安裝 Ubuntu 16.04 的 Dell XPS 筆電,但未來我會轉向其他家採用 GNU/Linux 的筆記型電腦廠牌,因為 Dell 已經不會在歐洲銷售它們了。我還有一臺 Android 的 Asus Zenfone 4,和一臺也是 Android 的 Samsung Galaxy Tablet 2。



  • 原文:Italo Vignoli on LibreOffice marketing and the challenges ahead
  • 翻譯:Jia-Jun Xu
  • 校對:Cheng-Chia Tseng
  • LibreOffice 正體中文文件

部落格列表

管理日誌
LibreOffice 正體中文文件
肥貓的異想世界
軟體自由運動部落格
馬哥的大小事
My Libre World
社會派宅爸

最新文章

Interview with Sandy Corzeta, Admin of Indonesia's Fediverse Instance 'misskey.id'
簡單處理在Ubuntu終端機啟動Miniconda的問題
在LibreOffice Calc利用Vlookup做精準搜尋
現在就加入 LibreOffice 團隊當全職開發者,處理 RTL/CTL/CJK 等事宜!
[JS 筆記] 可選串連、條件三元、falsy、some與includes
用QGIS + OpenStreetMap + Python 處理線形地理資料
申請墨西哥簽證的經驗談
0805 ITTS 田野筆記:與印尼開源社群的初次接觸
Setting up Mailman3 on Debian 11 (Bullseye)
試解決Zotero安裝後無法使用LibreOffice Integration引用文獻的問題
2023年5月的 LibreOffice 之月的獲獎者!
提醒:LibreOffice Conference
Powered by Dru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