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專訪 Italo Vignoli:行銷 LibreOffice,和面臨的挑戰

Submitted by LibreOffice 正體中文社群 on

自由及開源軟體的世界,向來以包容和開放為人所知:無論年齡、出身地、背景等,任何人皆可參與。在 LibreOffice 社群裡,我們向來對於貢獻自己寶貴知識及想法的資深成員非常重視。

今天我們與談的對象是 Italo Vignoli,他從 LibreOffice 成立的第一天就開始參與,主要負責行銷與社群的公共關係。他將談談當初帶領他走入開源世界的契機,以及行銷 LibreOffice 時所遇到的種種挑戰和可行的機會。

1. 你的背景在自由軟體界中似乎有點特別。你為什麼會在 50 歲的時候,毅然決定開始提倡自由軟體和 OpenOffice.org(LibreOffice 的前身)?

大概在 90 年代後期,我開始在找 Microsoft Office 的異質方案,可是我不太喜歡那些明顯沒有願景的「山寨版」。到了2002年的時候,我偶然發現了 OpenOffice.org,然後為它的潛力深深著迷(雖然當時的 1.0 版還算很「年輕」)。

在那之前,我從沒接觸過開源軟體,但我下定決心要學。從2003年起,我試著開始了解社群,並在2004年初寫了個訊息給義大利語的 NLP(即母語專案,Native Language Project),還有行銷專案的領導者,想說我可以協助提升 OpenOffice.org 在媒體界的知名度。在2004年9月一場在柏林召開的研討會上,我遇見了 OpenOffice.org 社群,深深被這群人的價值理念和對創新的熱情感動,所以我決定要成為社群的一份子。

從那天起,到現在已經超過 13 個年頭,我依然保有同樣的熱忱和動力,投身在這個改變軟體世界的社群中。

2. 你原本是什麼背景?後來又是什麼原因讓你投入開源世界的?

我1954年出生,所以今年是 63 歲。我的好奇心一直很強,這讓我走出了人文領域的背景。

事實上,從我在人文地理學系(human geography)畢業之後,就開始在義大利旅遊俱樂部(Italian Touring Club)擔任製圖部門的主編。同時我也義務擔任米蘭大學(Milan State University)的地理學助理教授,以及在報導歐洲都會地區發展的記者。

在1981年末的時候,我轉任漢威公司(Honeywell),它當時是一間很大的電腦公司,我負責提升大眾對個人電腦印表機的認知(IBM PC 在那一年剛推出)。我很快發現,我對資訊科技有一股熱情,以我的出身背景和不怎麼好的數學能力來說,這實在是始料未及。

在擔任過電腦周邊設備以及 UNIX 電腦的全球行銷總監之後,我了解到,在高科技業界從事溝通工作是我夢寐以求的職務。所以我在1987年離職,投入一家義大利的大型公關公司,在職涯中也和許多不同家的公關公司合作過。在創辦自己的兩間公關公司之前,有段時間我像個自由工作者一樣,幫助過幾間跨國公司在義大利成立或發展他們的業務。

到了2004年,我開始在 OpenOffice.org 擔任志工,提升義大利媒體圈對自由辦公軟體的認識。2010年時,我有幸成為促成文件基金會(TDF)及 LibreOffice 誕生與發展的人員之一,並且擔任執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的委員,後來也是文件基金會第一屆董事會(Board of Directors)的成員。

從2013年底開始,我是 TDF 的僱用團隊(paid team)員工之一。我先是協助規劃認證制度的雛形;在2014年底之後,轉為專注在行銷及公關領域上。

4. 你閑暇時間會做些什麼?

我喜歡和我太太一起旅行,走訪那些從沒見過的風土民情;但因為我很愛自由和開源軟體,所以花了很多閑暇時間去參加研討會或地方社群聚會,聊聊開源軟體、開放標準——當然還有 LibreOffice。

5. 你個人怎麼看待 LibreOffice 專案?

LibreOffice 可以說是讓社群的夢想成真:有一個獨立、自給自足的基金會,還能夠推動自由的辦公軟體概念,並且教育使用者開源軟體和開放文件格式的優點。

過去的歷史強迫社群重新思考局勢,後來也證明了這是典範轉移的適當時機:待在保護傘下十年之後,我們把傘顛倒過來,變成了一個大碗,而每位志願者的貢獻都是關鍵食材,共同烹煮出碗中這道佳肴。

2010年9月那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在寫下開源歷史的新章。時至今日,我們清楚意識到:文件基金會和 LibreOffice 已是開源生態系的關鍵資產,因此承擔著重責大任。
LibreOffice 是開源世界的一艘「破冰船」,它和瀏覽器以及郵件軟體一同,是會最先被安裝到 Windows 和 macOS 個人桌面上的開源軟體。它也是最早被企業和公家機關採納,用來取代特定專有軟體的開源應用。

6. 就你看來,TDF 在2018年及未來將面臨的重大挑戰會是什麼?

隨著2017年初媒體界發表了首篇「LibreOffice 的異質方案」文章,這代表我們已經在自由辦公軟體領域中獲得公認的領導地位。

所以,第一個挑戰就是要跟上利害相關人的期望:記者,他們默默選擇了 LibreOffice 作為市場領導者最主要的異質方案;決策者,他們在決定取代專有辦公軟體時,下注在 LibreOffice 身上;以及我們的數百萬名用戶,他們仰賴 LibreOffice 履行日常職務所需。

第二個挑戰,是要讓氣勢如環無端永續不衰,也就是讓主要的發行版一個接一個推出。LibreOffice 不斷在改進,包括增添新功能、改善現有功能,並清理一些從 OpenOffice.org 延續而來的缺點等等。

最後一點是,我們有責任教育公家機關、企業,甚至個人使用者,關於開放文件格式的互通性優勢。但不幸的是,這並不容易,因為大多數人低估了這個課題的重要性(而且從未接受過互通性相關的教育)。

7. 你估計文件基金會和 LibreOffice 到了2020年會是什麼樣子?甚至說2025年呢?

我們在2010年9月底啟動這個專案時,我們告訴媒體說,我們的夢想,是在2020年達到使用者 2 億的目標。大約在七年之後,我們逐漸上了軌道。 因此,我想不必有太多的臆測,就專心做好日常工作,然後繼續改善軟體和發展社群吧。


8. 你對 TDF 的成果有何看法? 是否有什麼事情是原本可以實現但後來沒有達成的嗎?

當然,打從第一天開始,我們就可以做更多事情來讓社群茁壯。可是,我們的資源有限,尤其是在社群剛起步的那個階段,我們必須在創立基金會、改善產品、對外溝通提高知名度等三者之間取得平衡。

根據我們在過去幾年在社群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來看,我認為當時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我們設法打造品牌知名度,藉此維持下載量及持續捐款(到目前為止,這是支持社群發展等各種活動的關鍵因素)。

9. 你有貢獻過其他的開源專案嗎?如果有的話,你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又有什麼樣的期待?

我目前也是開源協會(OSI, Open Source Initiative)董事會的成員,我試著將自身的行銷經驗及溝通經驗帶到那裡,提升大家的關注。

10. 最後壓軸問題,你都用什麼硬體,或怎樣的個人軟體配置?你有任何偏好的工具嗎?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個 Mac 用戶,因為蘋果電腦是絕大多數公關公司的首選系統。我依舊還留有幾臺 Mac,但我現在是快樂的 GNU/Linux 使用者。我使用的是安裝 Ubuntu 16.04 的 Dell XPS 筆電,但未來我會轉向其他家採用 GNU/Linux 的筆記型電腦廠牌,因為 Dell 已經不會在歐洲銷售它們了。我還有一臺 Android 的 Asus Zenfone 4,和一臺也是 Android 的 Samsung Galaxy Table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