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奇文,通常是這作者實在太白痴,寫了篇引戰文或幹了蠢事。如果是近十年前,當時我網路活動最高峰的時候,說想要退出FB,通常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我瘋了,第二種只是玩假的,結論都是肥貓瘋了,然後這篇文很快變成旁觀者茶餘飯後的笑柄。不過到了2020年的如果說這句話,不敢說真會成功,但是似乎有稍高的可信度(至少比較不會被當笑話看待)。
隱私當然是個很重要的原因,雖然討厭我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假掰,我也承認自己很假掰(逃~)。即使不是(<del>很假掰地</del>)在寫隱私權相關議題的學位論文,一般人對於這幾年社群網站營運者做出的一堆怪事,起碼Cambridge Analytica 應該記憶猶新,也無需贅言。當你無法確定你註冊帳號時簽了什麼賣身契,對方還會在你簽了賣身契之後,再去動裡面的字句的時候,你也就不應該毫不遲疑地把你的身家(包含你在外網的瀏覽紀錄)雙手奉送給別人,即使是論及結婚的對男(女)朋友也不例外。不過隱私悖論(privacy paradox)也明說了,即使口裡如此說,你在行動上還是會<del>堅持共產黨的領導</del>,這就像我在中國看到不少黨員在政治場合喊說要忠黨愛國,實則人手一支iPhone一樣。不過我也不知道我的撤離行動,又能做得多成功就是。儘管我的考慮,應該專家都已經寫過、說過N輪(N是自然數),反正我再寫一次也無妨。
1. 人際關係的考慮
從行為研究的角度,雖然Facebook常被罵說是「合法快克」,但和一般毒品不一樣的是,對Facebook上癮的前提,是你要在上面講話,不管是自己貼文還是回人家文,所以你才會在意有多少個讚,人家回了什麼,才會看到通知時忍不住進去看,這樣Facebook才能賣廣告...周而復始。所以想要戒FB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講點話(反正言多必失),這個迴路自然而然就會減弱了(甚至邁向死亡),這也可能是祖克伯當局最害怕的事情。
對於10年前的我,一個還在跟青春期掛鉤,精力腦力旺盛的使用者來說,儘可能維持較高的交際數量的渴望,還有出於本能的大放厥詞,Facebook是很好的生命出口。但是大學畢業進入研究所(未來還有當兵、職場...whatever)之後,這種以量取勝的思維已經逐漸改變(況且到了這把年紀之後「輕浮的語言都已慢慢沉澱」),而傾向改為以質取勝,和少數的人維持較深的關係。2017年初天下雜誌的《同溫層行銷》雖然談的是政治偏好上的物以類聚,但在社交上講的其實也是類似的事,如果還讓自己的人際接觸面那麼大,時常讓事情會變得很難控制。例如前陣子有個朋友寫機場驚魂記,他當時只是想寫給相關社群的人看,但是開了地球後(這也是當事人的最大敗筆),結果被國外的報社寫成一篇新聞(還公佈姓名);我不想在這裡細談新聞採編倫理的問題(我看了那家報社的背景,也就更不期望他們會有想到採編倫理這件事)。但是畢竟我也快脫離想當網紅的青澀期,也就何苦讓自己繼續暴露在不知道哪一天「媽~我上電視了!」的風險。
另一方面,我們也早已注意到Facebook使用者有嚴重老化的趨勢(更精確地說,是年輕的人愈來愈不用FB)。也就是說你未來認識的新朋友,主戰場大概也不會在Facebook了,雖然我在Facebook確實有許多高中、大學時期就很好的朋友,也不乏有我很想追的女生(大誤),姑且別管會不會追失敗或被當作情敵的問題,這些人一方面生活圈離我太遠,處理研究工作也自顧不暇,說真的能聊上幾句的也沒幾個。我不是說這些朋友就不重要,但是與其為了他(她)們而留下這個數位臭皮囊(甚至講難聽點已入殮多時),10年講不到幾句話還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在虛擬世界很多朋友,正本清源還是得去想辦法建立一個真實的in person的關係。
2. 對注意力產業的反思
熟悉我個性的人就知道,我時常有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性格,當然這是有壞處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性格本身,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種自卑情節,所以你會想要做些什麼事,讓人家覺得你很厲害。不過研究之後發現這用來追女生,可說是完全無用武之地。
注意力經濟也是那麼一回事,有次在圖書館翻到一本經濟學懶人包,裡面提到廣告(advertisement)在原文的語境(我忘了是拉丁文還什麼),本身就是引起注意力的意思,所以才會有人說注意力經濟的本質,是榨乾你的靈魂來換取現金的產業。上政治經濟學的課的時候,老師曾講解過siren這個詞,基本上就是救護車、警車、甚至垃圾車放很大聲的音樂,想吸引路人的注意。當然你要不要,願不願意讓這樣的模式去榨乾你的靈魂,甚至人格/自主性等,這其實是很深奧的問題。但是思考深入一些後,可能會發現用這種心態在經營社群網站(不管是業主還是使用者)的時候,會變得很沒有氣質。這就像有些行銷手法粗劣的網站,動不動就塞給你一個廣告(有些可能還是色情),甚至最好蓋屏廣告疊個好幾層塞好塞滿,我通常不會細看這些內容,光是找該圖片右上角的關閉紐都來不及了,但是顯然會對這個主人的形象大大地扣分。然而不幸地,現在幾乎所有國家,不論是企業還是黨和政府/國家經營的網站,似乎都走向了這個糟糕的趨勢,以前中國確實頗為嚴重,但是現在YouTube也不遑多讓,如今還加入了BBC,算是中、歐、美全包了。
3. 對理性的反思
這種處心積慮想積取注意力(當然還有發大財)的心態,從古典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可根源自工業革命前期被發現的一種理性。這種基於競逐物質功利而衍生的行為與生活模式,某種程度上也是惟物史觀的發端,等到工業革命後期,人民都(或至少相當部份)「富起來」之後,才有餘裕去探討生活品質這種哲學的問題,關於這問題我之前的文章有做一些探討。
目前中國還在苦追因為過去國家轉型失敗,而失落的發展工業化與市場經濟的過程,所以在中國不難發現當地人對於商業成就、政治權力的渴求常是到了一種可說是痴迷的程度,這大體和前述的理性脫離不了關係。台灣也走過這段路,其實到現在還正在走,只是走得比中國稍微前面一點。最近在聯合報看到社論提到,台灣在數學奧林匹亞競賽的名次下降,表示我們的教改失敗,應該再重新培育數學的硬實力。我聽到這句話當然是不以為然(以前我們也是被灌輸這樣的思維長大的),表示又有人想走回那個以競逐各項成就(不管是學業、商業、還是政治)為唯一目標的老路去了。如果從現代的眼光看來,我們會覺得那段歷史(包括許多人對現在中國人的態度)是愚昧甚至羞恥的,又為何讓自己,甚至自己的下一代再去受這樣無謂的折磨呢?
然而很不幸地,我認為目前不論是使用者還是業主,對於社群網站治理的思維,大致上都陷落在這個理性牢籠的思維無法自拔。別人怎樣做,我沒有立場和權力去阻止,但是我想我會想退出社群網站,也算是實踐我前面這些話的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