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0 g0v峰會參與心得(初稿)

Submitted by 肥貓 on

原本我只計劃遠端參與g0v 2020的台南峰會,原因不外乎距離稍遠、論文纏身、在台南市區轉換場地的距離與技術困難、一開始想聽的場次不多等。不過在教授鼓勵,與獲得開放文化基金會很阿莎力的補助下,加上周四早班普悠瑪訂不到只能搭高鐵,乾脆狠下心搭早班高鐵一口氣參加了周四的面海松、周五、周六的Summit;周日因為有事,所以周六晚上就從成大搭台鐵+高鐵回台北。雖然很累,但是整體而言過程頗為值得。

Day2:江明宗先生於成大主講「台灣政治內與外的鴻溝

其中對公行研究者而言,對我衝擊最大的議程可能是周六下午於成大的「台灣政治內與外的鴻溝」、與「將資料思維帶進政府」。在許多國家包括台灣,政府經常是被檢討的對象,這幾位講者提到太陽花學運看到政府的黑箱與腐敗,於是滿懷熱血想進入政府體系改革,最後幾乎可說是鎩羽而歸。這個反思不論對誰而言皆屬不易,因為在傳統政治文化的影響下,政府官員或任何想參政的人對民眾道歉(或自我檢討),經常被視為懦弱的表現。陳敦源教授在《民主治理: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和》(2012年版第5-6頁)提到台灣在民主轉型過程中充斥三種病象,分別為聖人期待(民眾期待賢君治國的心理)、官僚鞭笞(治理不力的問題經常被政務人員單方面指控為官僚無能)、科技主義(即過度強調科技萬能與硬體層面,而忽略軟體層面的人機合作之間的管理細節)。民眾(以及民選政務人員)對於政府能力的不合理期待,加上出於威權統治的陰影,基層官僚作為政府的代理人,其作為與道德標準也被加以放大檢視,不合理的績效考核,以及各種約束官僚行為的法令與行政倫理守則相互交織,便在官僚的日常行政工作輪番上演,自然造成許多無謂的效率不彰與人力資源浪費,以及惡性循環;官僚無能也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當然這些引用與評注是我自己加上去的,當天主講開放資料和開放政府的人,可能也不完全苟同。

不過在該場域的觀察,發現已經愈來愈多人公開注意到(1)政府不是萬能(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g0v等公民團體的發端),(2)「基層官僚也有難言之隱」,基層官僚(street-level bureaucracy, SLBs)固然常被當作箭靶或出氣筒,但是迫於行政倫理與法令制約,縱然這些難言之隱有相當事實基礎,也是有苦說不出(或說不清),深怕將這些問題或弊端公諸於世之後,緊接著就是(政治)上司的譴責,甚至丟了飯碗。然而沒有把這些難言之隱開誠佈公,只是鄉民繼續痛罵公務人員怠忽職守,甚至加以政治諷喻,仍無助於解決公共政策成效不彰的事實。我認為今日的講座提供了許多非常好的改革起點。而後續如何解決,公行學界的努力也責無旁貸。

既然說到科技萬能,最後也來淺談Open Data。至少在成大場次我聽到的議程而言,目前的主流討論仍偏向在前端的,如何逼政府還資料於民,而對於後端的,發出的資料格式較為忽略。一方面這可歸因於法制面的因素,出於怕出錯被剁手指的恐懼,公務人員缺乏誘因繪製與交出權責以外的資料,這類人性面的問題已經討論甚多,故不再贅述。另一方面政府資訊系統的老舊與破敗(遙想教授抱怨登入公股行庫還要用IE的陳年往事),讓資料的感應、繪製、整理造成不少障礙,當公務人員份內工作都自顧不暇,還要手工處理這些燙手山芋的時候,自然難以期待這些資料的水準與產出速度。

另一方面,資料產出格式也可能是要再追蹤的。除了地址不統一的問題之外,還有電子檔案的格式,例如陳年的紙本掃描檔該如何重建成合格的電子結構化資料。走筆至此,不禁想到在公部門服務的朋友某天在FB上的抱怨:故事大概是說,某天來了一個很天兵的文,附件是Excel檔印下來之後再掃描而成的影像檔,他的單位收文後,長官要求他再把這些數字重新輸入成Excel。我想多數人下一步會反問,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用電子公文交換xls(或ods/csv/json...)檔就好?但是這種啼笑皆非的故事,可能三不五時在公部門上演,繼續消磨公務人員的生產力與士氣。這些資料貌似公開了,也可人工辨識(human-readable),但是在機讀性和後續加值運用的可行性卻一塌糊塗。這些確實可能是Open Data,但不會是好的Open Data。

最後,即使改善資料基礎設備後,多數資料的最終產製還是要由承辦的基層官僚來經手。但是我們現有的教育訓練,是否真能幫助他們達成使命?以前跟一個資訊人聊天時提到,他看到訓練現場,講師洋洋灑灑把所有詮釋資料(metadata)的欄位都說明了一遍,詳細固然是好事,但是這就像要求初學者把技術手冊全部看完才能使用電腦一樣可怕。至少對我而言,其實教育訓練應該是幫助公務人員,以20%的時間,立刻學習80%上戰場所需的技能,而不是要求立即擁有和資訊人員完全相等的能力。這類訓練的再調整,與業務的再分工,或可成為下一步政府資訊管理與訓練的研究方向。也期待日後g0v的議程軌,有更多在公部門實務界工作過的朋友,能提供更多相關的實證資料,也利相關學術與研究人員進一步思索與分析。